氮化硅是一种重要的结构陶瓷,被广泛应用于熔炼、铸造、机械轴承、化工阀门、高温/防腐涂层、高强度透明/透波器件等领域。氮化硅粉体是制备氮化硅陶瓷的基本原料,粉体的纯度、粒度和分散性是影响氮化硅制品性能和下游应用的关键因素。
另外,相对于其他先进陶瓷材料,氮化硅粉体的生产成本还是相对较高,这也是制约氮化硅陶瓷大力推广的因素之一。如果能在制备技术上有所突破,氮化硅陶瓷将会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
由粉体圈主办的“2017年全国氮化物粉体与陶瓷制备技术研讨会”,将于9月14-16日在山东烟台大学召开,我们有幸邀请到安徽工业大学副教授,有色冶金研究所副所长韩召博士为大家分享题目为“高纯超细氮化硅粉体的制备、分散与分级”的报告。
安徽工业大学副教授,有色冶金研究所副所长:韩召博士
本次会议韩召博士的报告主要包括高纯超细氮化硅粉体的制备、颗粒分散和粒度分级三部分内容。
⑴ 高纯超细氮化硅粉体制备技术比较与发展趋势探讨
主要针对燃烧合成法、液相氨解法(宇部法)、气相反应法等制备技术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探讨氮化硅粉体行业的发展趋势。
⑵ 超细氮化硅粉体分散技术
主要介绍报告人在超细氮化硅粉体水相分散领域取得的部分成果和研究进展,涉及颗粒表面化学改性、纳米膜原位包覆等内容。
⑶ 氮化硅粉体粒度分级与两相分离
主要介绍报告人在氮化硅粉体粒度分级领域取得的部分成果和研究进展,涉及粒度分级方法的实验比较、过程仿真模拟、α、β颗粒两相分离等内容。
韩召博士简介:
韩召,男,博士/博士后,安徽工业大学副教授,有色冶金研究所副所长,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纯超细氮化物粉体的制备、分散和分级研究。主持纵向、横向科研项目6项,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