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状态:
|
会员等级:

|
积分等级:
 |
|
姓名 |
徐支松 |
会员编号 |
JCS0000653 |
|
性别 |
男 |
会员类型 |
个人会员
|
出生年月 |
1991.9.3 |
执业资格 |
|
政治面貌 |
党员 |
所学专业 |
土木工程材料 |
学历 |
研究生 |
学位 |
博士 |
技术专长 |
水泥基材料性能调控与表征 |
专业技术职称 |
副教授 |
工作职务 |
教师 |
工作单位 |
中国矿业大学 |
邮政编码 |
221116 |
传真电话 |
|
联系电话 |
15152467852 |
电子邮件 |
xuzs@cumt.edu.cn |
移动电话 |
15152467852 |
家庭电话 |
|
通讯地址 |
江苏省徐州市大学路1号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 |
是否院士 |
|
是否博导 |
|
个人简历 |
徐支松,男,中共党员,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2021-2024年在东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刘加平院士),2021年获日本山口大学博士学位(国家公派)。主要研究方向为水泥基材料工作性能调控与表征、结构防灾减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课题3项,发表论文20余篇(一区10篇),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入选江苏省卓越博士后(2022)、东南大学至善博士后(2021),获日本山口大学优秀毕业生等荣誉。 |
工作业绩 |
徐支松博士长期致力于水泥基材料工作性能调控与结构防灾减灾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在水泥基材料流变性能研究方面,揭示了边界滑移效应和塞流问题对流变测试的影响机制,开发了高精度测量方法。在混凝土泵送技术领域,创新性地建立了基于SPH/MPS方法的数值模拟体系,成功应用于500m级铁路拱桥等重大工程。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课题3项,累计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中科院一区论文10篇,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在工程实践方面,参与张靖皋长江大桥等重点项目,优化施工工艺,显著提升工程质量。曾入选江苏省卓越博士后(2022)、东南大学至善博士后(2021)等人才计划,并获日本山口大学优秀毕业生等荣誉,展现了突出的科研创新能力与工程实践水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