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相关论文
认知“紫砂陶”

期刊封面

期刊目录:


论文正文: 

宜兴紫砂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和传承,目前已成为世界陶瓷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紫砂文化也愈来愈受世人的关注。

江苏宜兴地处长三角中心位置,是世界著名的陶都。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中期这里的先民就开始制作夹砂灰陶等原始陶器,春秋战国时期烧制原始瓷器和印纹硬陶,秦汉时期当地大量烧造各类日用釉陶。两晋到隋唐时期,宜兴已是南方越窑青瓷的一个重要生产地。宋代以后宜兴陶人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利用本地矿土资源的特性,创造了当地特有的均釉陶和紫砂陶。其中宜兴紫砂以独有的材质性能、传统的地域文化、精湛的手工制作技艺蜚声中外。

当代,关注紫砂行业、研究紫砂工艺以及宣传紫砂文化的人是越来越多。何谓“紫砂”,何谓“宜兴紫砂”以及何谓“紫砂文化”等都是大家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但要真正弄清和正确回答这些问题,我们认为了解和认识宜兴紫砂发展历史以及生产工艺等特点是非常必要的。这里首先明确“紫砂”一词从何而来。

宜兴紫砂虽有着近千年历史,但直到民国早期以前,在行业内还没有“紫砂”以及“紫砂壶这一称谓。虽然宋、元、明时期一些诗词书画文人雅士在其作品中偶尔提到“紫泥”、“紫瓯”以及“紫砂新罐”等,如果它们真是代表宜兴紫砂,那也只是这些先贤们的超前创新而已。因为后来直到清末时期的有关史料,如明代《阳羡茗壶系》、清代《阳羡名陶录》以及清末《阳羡砂壶图考》等重要典籍中,都未曾有“紫砂”一词的出现。明、清时期,紫砂原料被叫着“宜兴砂土”、“本山砂土”、“梨皮泥”、“朱泥”、“青泥”等;紫砂器皿一般称为“砂罐”、“砂壶”、“荆溪茗壶”、“宜兴砂壶”、“宜兴茗壶”、“宜兴茶壶”等。目前,我们从公开的清宫档案中看到,当年皇宫到宜兴定制的器型称为“宜兴挂釉器”、“宜兴茶壶”。到1932年《宜兴陶器概要》一书发行,“紫砂”、“宜兴紫砂”的称谓才开始出现并流行。

宜兴紫砂(器)之所以取得今天的美誉,这和当地得天独厚的矿体资源(自然属性),以及巧夺天工的制作技艺(文化属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未接触到紫砂原矿之前,许多人认为紫砂泥和普通陶土一般,只要把这种泥土加上一点水就可制作成型了,这是一个认识误区,果真如此紫砂也就称不上世界一绝了。从古到今,业内认为传统紫砂原料产自丁蜀镇黄龙山及周边地区。它深埋于黄石矿层之下,藏在甲泥(因坚如铠钾而得名)之中,当地人在开采甲泥矿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这种颜色特别的矿土,通过分选利用这才让“藏在深闺人不识”的宝贝,以其独具个性的魅力,饱含浓郁文化品位的风雅之态一路走来,风靡天下。

由于紫砂矿是甲泥矿中一个很薄的带层(0.4米~0.5米),因而紫砂泥也被称作“岩中岩、泥中泥”。在长期的制陶实践中,随着器型的丰富及装饰的需要,紫砂矿原料也在不断变化。实际上目前我们所讲的紫砂泥包括四种原矿:紫泥——产于黄龙山,原料外观呈紫红色、紫色,表体有微细云母银点闪烁,有的局部隐现浅绿色斑点(俗称猫眼)。紫泥烧成后外观为紫色、紫棕色或深紫色,这和矿体、加工以及温度有关。第二是绿泥(本山绿泥)——产于黄龙山,是紫泥层的夹脂,由于出矿时它呈浅绿色从而叫本山绿泥,烧成后呈米黄色。第三是红泥——产于黄龙山以及赵庄嫩泥矿的下层,有嫩红泥和老红泥以及朱泥之分,出矿时呈黄、红色,烧成后外观为红色。其中一种形似鸡蛋的矿体(俗称石黄),由于量少且含铁量特高,一般作为化妆土用。第四是团泥(团山泥)——产于团山矿层,是紫砂泥与星点式本山绿泥混在一起的天然结合物,烧成后成黄色、铜黄色。由于天然团泥量少,现今将紫泥与本山绿泥拼在一起,叫作团泥,民间也称作段泥。

以上几种原矿泥可单独成陶,也可以相互掺和得到新的泥种,还可以在原矿中加入某些微量化工料从而取得一些特殊泥种,这些特殊泥种一般只作为器表装饰之用。原矿料在未加水并经锤练前称作生泥,通过一套加工程序后才能获得可以成型的熟泥。紫砂熟泥是怎样制成的呢?首先是在开采出的甲泥矿中选出紫砂矿土,放置露天一定时期,让其自然风化,再经人工精选,剔除矿土中的老块、夹石、废土和较明显的含硫、含铁物质。通过精选的紫砂矿,需要存放一定时间(俗称陈腐期),然后由人工或机械粉碎呈粉末状,用不同的筛孔过筛(筛孔一般有80目、60目、40目)。把过筛后得到不同细度的紫砂矿粉,通过加入一定量的水制成生泥。生泥需经人工锤炼或真空炼泥机压炼,排除泥中空气,然后放置一定时间方可成为供制坯用的熟泥。紫砂熟泥的可塑性极好,各种形制只要想得到就能做得出,并且坯体强度高,干燥与烧成收缩有规可循。以上这些丰富的泥种以及优质的泥性特点,为紫砂艺人制作千百品类、万般形态、曲直线型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上面讲到的紫砂原料制作过程看似并不复杂,但在古代原料的选取和配制却是制壶艺人的一项绝活,有“秘不相传、各有心法”之说。明代时大彬、徐友泉的调砂泥深沉大度;清代早期陈鸣远、陈仲美的团泥色调怡人心目;清代中期杨彭年、邵大亨的天青泥冠绝一时;民国到当代的裴石民、吴云根、王寅春以及朱可心、顾景舟、蒋蓉等都是配泥高手。总之,历代紫砂匠师、艺人通过长期实践,将宜兴这种“五色土”玩到极致。但是在当今,由于有专门的制泥行业,一些紫砂艺人不关心甚至不了解紫砂原料生成及制作过程。严格来说,这不是一位合格紫砂艺人的作为。

下面再从紫砂矿的矿物组成、化学成分在高温下的物化作用,进一步认识紫砂泥具有的优质性能及特点。

甲泥是以紫色为主的粉砂质泥岩,外观为致密块状粘土。甲泥主要矿物成分为水云母,并含不等量的高岭石、石英及云母碎屑、铁质等,而铁质含量变化很大(决定器物烧成颜色的关键因素)。紫砂矿属于高岭石—石英—云母类型,其特点是含铁量高、颗粒较粗且具有优质的颗粒组成(嫩泥2.04、白泥9.68、紫砂泥30.51)。化学组成一般为SiO255%左右、Al2O325%左右、Fe2O38%左右,另含微量的TiO2CaO、MgO、K2O、Na2O等。以上可见紫砂泥主要含氧化硅、氧化铝和氧化铁,不含对人体有害的元素,是天然“绿色”原料。紫砂泥经过1100℃~1200℃左右中性氧化焰烧成后,其物体内部形成了残留石英、云母残骸、莫来石晶体、双重气孔等物相。也就是说经过高温烧成后的紫砂器,其内部既保留了原材料特殊合理的颗粒组成(团粒结构),这种团粒结构又形成了奇妙的开放气孔物相(双重气孔结构)。紫砂器皿内部气孔有两种形式,通过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内部团粒之间的链状气孔,以及团粒内部的微细气孔。用扫描电镜还可观察到链状气孔和微细气孔的形状。链状气孔的形状包围着原始团粒、气孔宽度20μ以下,狭处<10μ,延伸长度不等,有的相互贯通,有的断断续续。另一种气孔是团粒内部各矿物之间在烧成过程中,因收缩不一而形成许多椭圆形及形状不规则的微细气孔,有开口的,有闭口的,一般在1-3μ,通常人们将这两种气孔称作双重气孔结构,双重气孔使产品具有较高的气孔密度和一定的气孔率。另外,烧结的器皿中结晶相较多、玻璃相较少,并且器物表面分子排列成鳞片状。以上有别于其它陶瓷的显微结构特征,从本质上使紫砂器物具备了许多优良性能,包括其使用功能,从而让世人珍爱。

那么紫砂器是如何制作成型的呢?

紫砂泥料有极其理想的可塑性,坯体一般不上釉,形体的表现力极强,便于精细加工;窑温范围较宽,这就允许紫砂的成型有很大的发挥余地。由于紫砂原料的特殊品性以及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独特成型工艺,加上历代艺人的传承发展,紫砂器特别是紫砂壶所体现出来的美学价值,达到了其它同类器物不可比拟的程度。那么一把紫砂壶在艺人手中是怎样做出来的呢?从紫砂熟泥到一件能使用的紫砂茗壶,需经过几十道复杂的成型工序。其间,一靠艺人们娴熟的制作技巧(围片拍打成型和泥片镶接成型);二靠繁多而有效的工具。这里就有关主要工具的材料及其用途作一介绍:(1)搭子:用檀树、枣木、红木等硬质木制成,为打泥条、泥片、捶泥用途。(2)竹拍子:以竹为材料,依用途需要,大小形制各异。用于方器拍身筒,壶内细部处理,是常备的工具之一。(3)鰟鮍刀、牙子、挖嘴刀、开口刀:此类用具均以钢铁为材质制成,刀刃锋利,用于切削泥片。形似小鱼和柳叶状,用途极广,每个角度皆有其功用。(4)木拍子:用柏树、枣木、红木等硬质木制成,用来拍圆壶身筒、方器等口面的平整,可以依据壶体的大小决定木拍子的尺度。(5)尖刀、滴棒:以金属、竹木、塑料为材质制作,按制壶的用途修饰壶的平面,转折打光和壶的局部、细部。(6)各种矩车:有规车、墙车及特殊规格用途的矩车,具圆规功能的工具,主要用于裁制泥片。由竹、木、铁钉制成,调整固定件高低,可取得特殊功能。(7)线梗:俗称:丝尺。由牛角、竹、木等材质制成,可按型制要求作其专用工具,用于清理壶上各种凹凸装饰线,使线面挺括、匀正、光洁。(8)复只、勒只:以竹、牛角制成,复只、勒只配套使用,用于泥片间脂泥交接,交合线转折,使其光挺。(9)明针:俗称:牛角片。由牛角制成,刮削成不同厚薄,且有弹性。用于加工打光壶身、壶嘴、壶把、壶盖、壶钮、筋纹等光润细腻的表面,是制作紫砂壶中必不可少的工具。(10)虚坨、瓤只:虚坨俗称凸型秤。用石膏、紫砂泥制作,为辅助模具,用于壶凸面的辅助模工具;瓤只俗称凹型秤,用于制壶凹面的辅助模具。(11)木转盘、辘轳:用于制壶时打身筒及制壶全过程的辅助工具。(12)篾只:以竹片制成,用以规整壶身、壶盖的弧度。(13)各种壶口、盖样板:紫砂壶口、壶盖的规范,靠精密的样板加工校正。(14)各种盖座:紫砂壶口、壶盖配合的平整,靠盖座制作修整。除上述介绍的制作工具之外,还有配套小工具:①刮底石:用于规整壶底。②铜管:用于钻眼孔。③挖嘴刀:用于挖嘴孔内壁。④滴眼:用于花塑器壶的桩头。⑤独果:用于圆形壶嘴规整。⑥木鸡子:用于规整圆壶口部。⑦顶柱和木榔头:配合使用钤底部印章等。

应该说,历史上紫砂壶的基本制作方式,是由明代晚期一位制壶巨匠时大彬创立的。后经历代艺人不断发展,目前已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工艺技法,该技法是宜兴紫砂整个工艺体系的核心承载。

这里以一把圆形壶为例,简要介绍其制作步骤和技法:(1)用木搭子将泥段拍打成厚薄均匀的泥片和泥条。(2)用矩车划出壶体各部位圆形泥片。(3)用泥条围成壶身。(4)打身筒,先打底部,上好底片翻身,将多余泥浆刮净。然后拍打壶口部,与口尺寸配合好。(5)脂泥是紫砂壶制作中的粘接料,水分以制壶需要而定,拌时要匀和,直接关系到成品壶的质量。(6)口部满片,保持壶体中空及湿度,不使壶变形。(7)用竹蔑只规范壶身、壶腹、壶肩、壶底的弧度。(8)依壶的结构,用脂泥粘接口部、颈部及底部。(9)粘接结束,用复只、竹尖刀将其细部整理光洁。(10)用刮底石加工壶底,使之匀整。(11)用脂泥粘接壶盖弧形的虚片,修整成预定的盖形。(12)壶盖翻身,用勒只整理光洁。(13)用泥段做成捻的子,装上壶盖并清理干净。(14)用通嘴尖刀插入毛坯嘴中心,并来回滚动形成壶嘴内壁,然后用手将毛坯弯曲成嘴形。(15)将紫砂泥搓成泥段,弯成壶把。(16)钻嘴眼,并用脂泥粘接壶嘴。(17)校正口、嘴、把成三点一线。(18)用独果等工具修整嘴孔。用明针刮光壶肩、壶嘴、壶把等部位。(19)用矩车划开壶口,用鰟鮍刀修整壶口,并与壶盖相吻合。(20)用竹拍子刮光、刮清壶体内部泥迹使其干净光整。(21)壶体基本完成后,可在壶底、壶盖、把梢下钤上壶艺家印章,壶底用顶柱支撑,印章对准位置,并用木榔头敲击,使印文清晰。(22)全壶制作结束,让其自然干燥,即可入窑烧成。窑门打开一把集材质美、造型美且赏用兼优的紫砂壶就呈现在我们面前。

紫砂器给人们的视觉美感及心理认同是通过以下几方面综合而形成的:

1)丰富的泥色表象。

一般来说,紫砂茶具不施釉、不彩绘,主要是靠本身的造型和烧成以后肌理效果,来体现自己的形式美感。目前紫砂器烧清(烧清是窑场俗语,是指坯件进窑烧到预想的温度,成品达到预想的理化性能和色泽肌理)后的色彩,由于矿料和配比以及窑温的不同,表体颜色有所不同。某些特殊作品为取得表面装饰效果,还可以在泥料中加入少量化工色素作为着色剂,以获取需要的色泽。一件作品通常用一种色调的泥料制造,但也可以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多种不同色调的泥料制成一件作品,这在当前比较常见。其处理手法大体分三种:其一是根据所表现的客观对象的需要,选用不同的色泥来塑造。像历史作品“束柴三友壶”就是代表;其二是为了达到某种表面肌理,可以将颗粒粗细不同的泥料混合使用,或在泥料中掺入较粗的砂粒,能够在壶体表面形成调砂肌理,从而产生一定的视觉效应和手感,像陈鸣远的“调砂虚扁壶”就是代表;其三是仿照唐代绞胎器物,将几种色泥通过一定搅和制成绞泥,烧成效果巧妙多变,像吕尧臣的“沙漠之舟壶”就是代表。

2)多样的型制形象。

紫砂壶艺发展到今天,其形态是非常丰富的,可以归为几大类。历史上有两种分法:一种将其分为几何类型、自然类型和筋纹类型;另一种分为光货类、花货类和筋纹类。以上两种分法都有其不足,概念不是很明确,容易混淆(光货、花货是装饰概念而非造型概念)。这里将紫砂壶从型制上分为三类:圆器、方器、混合器。从装饰上分为二类:一是素器、二是花器。从传统制作手段上分为二类:一是凭空拍打成型类,二是模具辅助成型类。几百年来,紫砂艺人们从自然界中模拟其基态,再加上个人思维倾向创造出千姿百态的器物形态,即所谓“方匪一式、圆不一相”。随着时代前进,这种创作热情将会不断继续下去。

3)讲究的装饰手法。

紫砂器的装饰手段,主要有塑造和刻画两种。塑造的手法主要包括自然形态和装饰线型的运用,这些方法都是在成型过程中由制坯艺人同时完成的。自然形态的塑造主要用于所谓的“花货”作品之上,有贴塑、捏塑等手法,将各种自然景物形态有机地成为器物的组成部分,通过疏密有序的安排、各种颜色的合理搭配,从而达到清新雅致、赏心悦目的效果。关于捏塑装饰像裴石民的“松鼠葡萄壶”是其代表。关于贴塑装饰,清代早中期批量生产了这样的紫泥和朱泥器,其中还有镂空贴塑装饰。它们是当年出口到欧洲的宜兴紫砂器,被西方人称为“红色瓷器”、“东方紫玉”等,并加以仿制。线型装饰主要运用在圆器和方器作品之上,通过像云肩线、皮带线、筋纹线等线型来表现作品的韵律感、节奏感,像顾景舟的“云肩如意壶”就是代表。

刻画的手法就是在器物上镌刻字画,一般分二类:比较常用的是坯刻,还有一种叫干刻(即指在烧好的器物上刻划)。这种装饰方法是从早期匠人在自己的作品上镌刻名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工序。清代中期以陈曼生、瞿子冶、朱石楳;清代晚期以梅调鼎、任伯年、胡公寿;民国时期以蔡元培、于右任、潘天寿;当代以刘海粟、唐云、亚明、范曾、余秋雨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文人墨客,他们以各种形式参与紫砂艺术设计与装饰。这种文人、艺人与宜兴紫砂陶人的合作,极大地提高和丰富了宜兴紫砂工艺的艺术水平和文化内涵。同时,也形成一种奇观:“壶依字画贵,字画随壶传”。对书画家而言,除作为一种装饰目的,同时也抒发情致。对玩赏家来说,从中可以产生共鸣、感悟人生。这里,我们需指出的是并非每把壶都要书画装饰,经书画装饰的壶并非都是好壶。书画内容和形式应切壶切景和壶体、环境相得益彰,像曼生紫砂器、玉成窑紫砂器等是其代表。

4)妙不可言的肌理反应。

“玉不琢不成器,壶不养不出神。”紫砂器特别是砂壶历来强调使用过程,要在“用”字上下功夫,因为紫砂这种特殊的材质(鳞片状排列的分子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种莫可言状的变化,这种表面色泽的渐变,只有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俗话称作养壶)才能体现出来。经常使用的壶,表面会自然渐起一层亚光,而且愈用愈光亮,形成包浆。真正的包浆牢固地附着在壶体上,成为壶的一部分,沉着宁静、古朴高雅。具有这种包浆的壶,品位不俗,可做文房雅供。总之,用则变、变则新,常用常新乐在其中。要变出一把好壶需要一套正确的养壶方法,并且需要耐心,因为养壶本身也是养心。养壶的妙处,不仅能使紫砂壶显现真、善、美的灵光宝相,而且能使养壶者增加修养。可以在滴水穿石的养壶过程中磨练自己锲而不舍的韧性和耐力,培养自己热爱生活的真情实感。玩物养性,玩物可以达志。

5)壶人合一的情感交融。紫砂壶作为器具它尽其功能,泡茶解渴、品茗论道;作为玩器它魅力无限,以壶会友、陶冶情致。人们得者如宝、珍爱有加,日久生情、视若密友。

在日常交往中有人经常会问,什么样的壶才能叫“好壶”?这方面知识许多专业书上都有过介绍,这里简单讲两点:第一是共性方面,首先用料(泥质)要纯正,即所谓好泥;另外做工要到位,看器型是否工整、口盖是否严密、线条是否流畅等,即所谓好工;同时使用要顺手,握把平稳、出水流畅,即所谓好用。第二是个性方面,包括喜爱的泥色、欣赏的造型、适中的大小。一般满足以上二个方面的条件就能叫作一把“好壶”,如果是名家制作,再加上合理雅致的恰当装饰,那就是一把值得珍藏的上好壶了。

几百年来,宜兴紫砂正是以其独特的材质肌理、浓郁的民族风格以及丰厚的人文情愫,成为人们喜爱和追棒的尤物。画家亚民先生说过“紫砂一壶,可见中国之哲学思想、文学气质、美学神采”,真是精辟之论。

到此,可以给“紫砂”、“宜兴紫砂”以及“紫砂文化”作一个解读了。目前,对紫砂的解释有多种,包括所谓的“国家标准”,《GB/T 10816—2008紫砂陶器》明确其适用范围是:“质地细腻、含铁量较高的特种粘土制成的,呈色以赤褐为主,质地较坚硬而透气性能好的无釉紫砂陶器。”目前,已有人将此作为紫砂的定义,并发表了相关的文章。事实上,这个标准是宜兴一家紫砂生产企业与宜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为满足宜兴紫砂陶制品出口所需而共同制定的一些产品指标要求。对此,大家只要看看这个国家标准就会明白。由于它针对的主要是器物的吸水率、抗热震性以及铅、镉溶出量等陶瓷类通用检测项目,而对于决定紫砂本质特性的矿物组成、材质触变性能、烧结晶相结构等关键内容没有涉及。所以,该标准不能成为衡量一种陶土或一件陶制品是否为紫砂(器)的检验标准,更不能作为紫砂的定义。以上所述也不是说紫砂有多么高深复杂,只是概括紫砂的内涵需有多个层面,仅用简略的语言或几个指标数据来概述是有困难的。所以,我们只能从地域的、特质的、历史的、发展的、开放的观点以及地质地矿、材质结构等科学方式来加以探讨。

紫砂是一种含铁量较高的岩质性矿土,内含石英、莫来石和水云母。其原料特点是具有合理的颗粒组成(砂粒成份)以及优良的触变性能(可塑特性);其烧结特征是拥有特殊的内部晶像(团粒结构、双向开放气孔结构)以及特别的吸水率和透气性;其矿土品种存在多样性(一般分为紫泥、红泥、绿泥以及团泥等)。历史上紫砂原料大多产于宜兴丁蜀镇黄龙山及周边地区。不同时期,外界各地(浙江、安徽、山西、辽宁等)也有一些类似矿土发现,但其性能、品质均不及宜兴地区。

宜兴紫砂是利用宜兴当地紫砂原料,通过围片拍打成型、泥片镶接成型以及捏塑、堆塑等传统手工艺并借助一些特殊而有效的工具制作的器物,称为宜兴紫砂。宜兴紫砂材质优良、工艺独特、品类丰富、造型多样。它集实用性、艺术性于一体,具有浓郁的地域特征和民族风格。

紫砂文化起于宋元、成于明清、兴于当代,由历代艺人、工匠以及文人、雅士共同创造且为宜兴地区所特有的一种制陶文明成果和教化方式。它包括紫砂原料制作、造型设计、器物成型、外观装饰、功能使用以及美学鉴赏过程中的文化思想、文化表现、文化传承等行为及内涵。

宜兴紫砂历史悠久、传承有序、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紫砂文化是宜兴的,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论文查重报告: